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记者调查]有毒!这款“缩小版饮料”千万别买

  • 来源:川江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23-12-06 11:10:42

抹茶拿铁、鸡尾酒、乳酸菌、气泡水……近日,这些听起来像饮料的玩具在泸州各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火热售卖,这种玩具被称为“假水”,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网红玩具”。

文具店里销售的各种“假水”玩具

物如其名,这款叫“假水”的玩具外表和能喝的饮料相似度99%,但不能食用,因为其高颜值的外表,以及解压的玩法广受学生喜欢。

调查

大部分文具店均有售卖 且销量很好

记者在泸州市实验小学校附近一文具店发现,“假水”被放在显眼位置,价格2-20元/瓶,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连形状都与饮料瓶相似,有粉色、蓝色、紫色、白色、绿色等颜色,瓶身上印着乳酸菌、气泡水等常喝的饮料名字,瓶内液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些瓶身上还标注了芒果味、葡萄味等,如果不是老板提醒,很难分辨是“假水”还是饮料。

该文具店老板介绍,这款“假水”玩具很受学生喜欢,每天能卖几十瓶,“假水”在瓶子里装着的时候像液体,还能晃动,拿出瓶子后能在手里变换各种形状,不管揉成什么样,再次把“假水”放进瓶中,又会得到一瓶完整崭新的“假水”。如此反复,至少能玩一个周。

此玩具有无危险?是否有误食的风险?该老板表示,仅是玩具而已,并无任何危险。虽然“假水”玩具和饮料十分相似,但购买的都是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并且学生也清楚,“假水”仅是玩具,不能食用。

记者随机走访了部分学校门口的文具店,发现大部分店里都在销售“假水”玩具,并将其摆放在显眼位置。此外,记者还发现,很多“假水”玩具仅有一个产品名字,并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

学生

好玩解压,同学们都在玩

记者在学校门口对学生进行随机采访,大部分学生对“假水”玩具并不陌生,很多学生都玩过,还有不少学生经常回购。

“这种玩具很解压,触感比橡皮软,冰冰凉凉的手感很好,我身边很多同学都在玩,在学校是一种很常见的玩具。”学生肖玉(化名)说,他和同学玩“假水”玩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假水”玩具看起来十分像饮料,而且有淡淡的清香,虽然知道不能食用,但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尝了一口,味道并不好,没有任何甜味,此后就没有再尝试过了。

肖玉还介绍了“假水”的经典玩法:一是直接当成软泥捏,取出一部分“假水”软体,不断在手心揉搓,不管揉成哪种形状,它都会变回原样。二是拿一根吸管,轻轻插入“假水”中,往里面吹气,就会出现一个透明的气泡,等吹到一定的大小,手掌用力拍打,就能听到响声。“第二种玩法是我和同学最近才找到的新玩法,大家都觉得这种玩法十分炫酷,很多同学看到后也开始购买‘假水’玩具了。”

提醒

好玩的“假水”玩具 有潜在危险

备受追捧的“假水”玩具真的安全吗?早在2021年,央视记者就曾报道过“假水”玩具有安全隐患。

2021年5月1日,央视网在微博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被中小学生称为新的“解压神器”,迅速火遍校园。这种“假水”玩具是“安全环保”的吗?记者在多所学校周边的文具店中,采购了9款14批次“假水”样品,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测试数据显示,这些“假水”玩具,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最大的超标量竟高达6倍多。此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热议。

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0年11月发布《消费品中重点化学物质使用控制指南》,建议液体或黏性玩具材料中,硼的迁移量要少于300毫克每千克,但这个指南并不具备强制性。

据了解,硼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短时间内过量摄入,会出现恶心、呕吐、忧郁、惊厥、皮肤潮红、循环衰竭等症状。若长期过量摄入,会引发多脏器的积蓄性中毒,造成肝、肾、脑、肺等器官的损伤。硼砂的成人中毒剂量为1至3克,成人致死量为15至20克,儿童致死量为5克。

网络上也有不少玩具中毒的案例:据《人民日报》2018年3月28日报道,宜昌一名10岁男孩在玩水晶泥时,吞了少量硼砂入腹,经及时救治才得以脱险。据湖北经视2021年7月12日报道,武汉一9岁女孩玩水晶泥视力受重创,医生诊断为硼砂入眼导致角膜受损。

据以上信息来看,“假水”玩具存在的潜在危险不可谓不大,“假水”玩具形状与饮料太过相似,可能存在误食的风险,加上“假水”玩具里的各种元素,如果学生在玩耍过后没有及时洗手,将残留在手上的有害物质摄入体内,也有中毒风险。

从各地媒体报道信息来看,多地市场监管局已对具有危险隐患的“假水”玩具进行了查处下架。对此,记者咨询了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称,他们对此类产品还未采取行动。

记者手记>>

萝卜刀、水宝宝、水晶泥、“假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玩具”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中小学生的“心头爱”,然而这些备受追捧的玩具却往往隐藏着安全风险。玩具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其安全性更应该受到重视。如何避免“网红玩具”给学生带来伤害,需要社会各界一起努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商家对自己售卖的玩具是否有安全隐患并不关注,仅仅只关注产品的销量。商家作为玩具的主要销售商,理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对“三无”产品或是具有明显危险隐患的产品严格把关筛选,对前来购买玩具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提醒,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审查监管,防范安全隐患。加强排查治理质量安全风险隐患,避免不合格和有安全隐患产品对学生带来的人身伤害,尤其是“网红玩具”这类安全风险较高的产品,更要重点排查。通过教育系统、医疗机构、消费者协会等多方联动,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及时处理市面上存在的“危险玩具”。

学校和家长更要对孩子负责,做好教育和引导。对于这些“网红玩具”,需要提高警惕。家长在购买玩具时要认真辨别,帮助孩子筛选掉具有安全隐患的玩具,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校方应加强检查学生带进校园的物品,如发现学生携带具有危险性的“网红玩具”,应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学校和家长加强联系,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玩具的危险性,降低学生购买欲望。

记者 张定娥 周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