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保健品、数码产品、微信红包……老人们最想要的礼物,竟然是它

  • 来源:川江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24-09-05 11:10:18

每逢元旦、春节,或者母亲节、父亲节和自己的生日,老人们往往都会收到来自儿女的礼物。这些礼物五花八门,有保健养生品,有电子数码产品,也有直接微信发红包。这些礼物中哪些最得老人们的心呢?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亲情陪伴比其他任何礼物都珍贵

8月31日,63岁的宋玉洁迎来孙子10岁生日。当天,她和老伴与儿子一家相聚吃了一顿家宴,全家人还拍了一套写真艺术照。宋玉洁和儿媳妇穿上了洁白的礼服,三位男士则换上西装打上领结,一张张高颜值美照成为当天一份特殊的礼物。

宋玉洁(前排右)一家人拍了艺术写真照

宋玉洁很高兴,这场家庭聚会不仅是儿子儿媳送给孙子的礼物,也是送给他们老两口的礼物。“我和老伴都退休了,有退休工资,在物质上没有太多的需求,最想要的还是子女多陪伴。”宋玉洁说,她希望儿子一家逢年过节能多来看望他们,有时她也会做好一桌菜打电话让儿子回来吃饭。在她看来,子女不需要给父母买什么礼物,“人能到就行”。

宋玉洁表示,她的同龄人朋友也基本都是这样的想法,希望子女经常回家看看,实在太忙也可以打个电话,聊聊孩子学习或自己的工作生活,分享下成功和喜悦、烦恼和忧愁。

宋玉洁理解儿子儿媳忙于工作和孙子的学习,不能经常来看望他们,于是她进行了一些感情上的“转移”,“孙子放假的时候,我就把他接过来,尽管他有时很调皮,我们照顾起来会累点,但总体来说是快乐的。”

宋玉洁认为,在生活中,家人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作为社区志愿者,她会去看望一些高龄独居老人,发现他们对亲情更是渴望,子女们来看望能让他们高兴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这个年龄不再看重那些贵重的礼物,比如一些高价的电子产品,我也不会用。”63岁的李利群表示,他更在意的是家人,子女能时不时来看他,自己就会很安心,“虽然嘴上说着孩子都独立了不用管他们了,但心里还是时刻惦记着他们过得好不好。”

记者走访20位50岁至65岁的老人发现,老人们消费意愿排前三的是保健养生、旅游、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也表达了愿意收到这些产品作为礼物。不过,一旦和子女的陪伴相比较,老人们一致表示,这些礼物就只能往后排了。

“多陪伴”是老人对子女最大的期盼

8月,任群群请假出去旅游,她的旅游搭子就是自己的母亲。她也记不清是第几次和妈妈相约出行,她把每一次出行都当作送给妈妈的礼物。

任群群和妈妈在景区合影

“妈妈小时候生活比较苦,后来和我爸爸白手起家创业也很辛苦,我就想多给她一些爱和陪伴。”任群群说,小时候,她就习惯在妈妈过生日时,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生日礼物。现在自己有了一些积蓄,就想带妈妈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妈妈没见过的和没吃过的,我都带她去感受。”这次旅行,母女俩去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在当地的铁桥瓮、腾龙洞、清江古河床等景区玩了一圈。妈妈一路上心情很好,有时还像小孩子一样“放飞自我”。

“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了,趁着他们还能走动,多带他们出去转转,不给自己和家人留遗憾。”本次旅行“礼物”,任群群的妈妈给出的评价是:特别开心,幸福感爆棚,五星好评!

记者此次走访的20位老人中,有14位老人表示愿意跟着子女出门旅游,不过因为身体健康情况不同,大部分老人更接受近郊或者周边城市旅游。

“我现在腿脚还没有太多毛病,每个月的某个周末,天气适合的话,我和女儿一家人就会到周边去逛逛。”61岁的陈孃孃认为,去什么地方玩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家人能经常相聚。

每年的母亲节和自己生日,60岁的刘振芳都会收到儿子订的鲜花和发来的微信红包。因为她的生日不在任何假期,在武汉工作的儿子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庆祝。“收到礼物很惊喜,也能理解儿子没有办法和我一起过生日。”同样让刘振芳欣慰的是,儿子会经常给她打电话和视频聊天,在春节和其他长假,儿子也会回到泸州陪她过节。

记者采访中发现,“多陪伴”是老人对子女最大的期盼,也是他们最想要的礼物。

因社交圈缩小 陪伴成老年人的情感寄托

“情感寄托、心理慰藉和社会认同,是老年人需要这种陪伴的原因。”西南医科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汪枭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面临子女离家、朋友逐渐减少等社交圈缩小的情况,陪伴成了他们情感寄托的重要方式。与亲人、朋友或社区成员的相处,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从而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在老年时期,人们往往更加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陪伴不仅提供了语言上的交流机会,更是心灵上的慰藉。在陪伴中,老人可以分享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获得理解和支持,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同时,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对于老年人来说,没有工作后,陪伴意味着他们仍然被社会所接纳和重视。这种社会认同感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晚年生活。

记者 曾凯(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