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人人争当“吹哨人” 隐患排查齐参与
- 来源:泸州日报
- 发布时间:2025-02-07 07:03:07
近日,位于纳黔高速公路的叙永县天池镇凤江村K1807+800路段右幅挡墙“回填反压”施工基本完成。
眼见自家门口的高速公路安全隐患被排除,村民陈太华和村支书魏再良很开心。“现在好了,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过往车辆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一位普通村民为何对自家门前的高速公路安全如此上心?这还要从叙永县推行的一项制度说起。
1月18日,陈太华和往常一样在临近纳黔高速公路旁的菜地劳作。突然间,高速公路边坡传来的“轰轰”声引起了他的注意,伴随声响,一块块石头从边坡上滚落下来。“要是这里垮了,过往的车辆就危险了。”陈太华马上拨通了魏再良的电话。就在两人通话时,边坡已经出现近5米的垮塌。
魏再良立即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并用手机将现场画面发送给了叙永县应急局安全总监张洛,通过张洛联系到纳黔高速公路管理方四川省川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接到隐患报告,川南高速公司迅速安排人员勘察现场,制定抢修方案。
“经过对现场隐患的排查,结合当地地貌特征,我们制定了‘回填反压’的方法,一次性将该路段隐患进行整治。”四川省川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亮说,这次纳黔高速公路K1807+800路段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治,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要归功于当地村民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隐患排除后,川南高速公司按照该公司制定的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对陈太华和魏再良进行了现金奖励,并向村委会赠送了“热心之举识隐患,赤诚之心保安全”锦旗。
群众是防范安全隐患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张洛介绍,自叙永县全面推行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以来,该县在企业内部,通过制定相关方案和措施,已形成人人争当安全隐患“吹哨人”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在村组,通过建立由村组干部和普通群众组成的灾害信息员队伍,进一步扩大了对各村组自然灾害的排查范围,提升了对自然灾害的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隐患排查事关社会安定和发展大局,我市在该项工作上始终坚持打好人民战争。2022年,我市以企业为单元,充分发挥一线员工“吹哨人”作用,首创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获国务院安委会肯定,泸州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3年,我市通过出台《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九条措施》,将安全隐患报告制度和奖励办法再细化、再明确。
2024年全年,全市共接到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等各类安全生产举报信息共141件,办结137件,兑现奖励7.723万元;全市新增建立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企业686家,共计5633家,累计上报安全隐患59322个,兑现奖励343.23万元,企业内部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居全省第一。
记者 李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