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DeepSeek热潮下,泸州白酒产业如何布局?

  • 来源:泸州新闻网
  • 发布时间:2025-03-21 10:29:14

扫描二维码,可“码”上问政

访谈时间:2025年3月20日

访谈人物: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叶仕良

3月20日,民心守护工程“有话请您说——泸州市网络问政平台”,邀请到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叶仕良做客,与广大网友作在线交流。

叶仕良(左)做客“新闻会客厅”

首次获得国家级品牌的企业 可获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网友:2025年,市酒业发展促进局将通过哪些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帮助白酒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竞争力呢?

叶仕良:在市场拓展方面,坚持以“展示、体验、销售”一体推进,紧扣“酿造幸福”泸酒品牌核心定位,以“政府搭台、行业交流、企业唱戏”为主线,聚焦“品牌推广、跨界融合、以展促销”,持续提升泸酒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巩固、增强泸酒市场占有率。

具体政策支持与资金奖励方面:品牌培育与市场推广。政府通过《泸州市加快建成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十条政策措施》,对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拓展、品牌塑造等方面提供资金奖励。例如,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国家级品牌的企业,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在市外开设品牌店、形象店的企业,也可获得最高10万元的补助。

线上销售与电商支持。政府鼓励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市场。对年度线上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的奖励。

数智化赋能。政府鼓励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例如,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对获批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补。

电商直播与新媒体经济。政府支持企业利用直播电商等新媒体形式拓展市场,对年度线上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推动白酒销售模式的创新。

具体推进措施方面:国际化布局与国内外市场拓展。支持白酒企业参与国际展会和品牌推广活动,如“川酒全球行”法国站、荷兰站等,帮助企业提升国际知名度;根据企业意愿,在全国主销区开展“泸酒神州行”和“泸酒市集”品牌推广和供需对接活动,以产区推介、品牌宣传、展陈促销等方式开展。

产业链整合与资源优化。推动泸州白酒产业链的整合,支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租赁合作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原酒联盟”,提升泸州白酒的整体竞争力;从原粮种植到酿造、包装、物流、会展等环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运作,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区域协同与市场联动。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提升川南经济区白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泸州白酒企业与省内其他产区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市场联动,扩大泸州白酒的市场覆盖面。

网友:最近这段时间DeepSeek非常火热,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它的应用场景,白酒产业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呢?

叶仕良:DeepSeek自发布以来备受关注,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中国电子,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协同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目前正在探索奖补政策申报智能审批(政策解读、资料审核、奖补审批、免审即享)以及重大项目管理(预测项目可能存在的资金、进度等风险)场景应用。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安全环保监管、供应链招商、酒业人才培养等更多场景应用,通过对白酒产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智能化升级,带动白酒产业“智改数转”。

泸州通过多项措施 帮助中小企业“智改数转”

网友:当前不少中小酒企想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但面临投入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等困难。泸州如何帮助这些企业破解难题呢?

叶仕良:针对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实际痛点,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白酒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迈进,帮助企业算清账、选对路、迈开步。

激活内生动力。一方面,泸州市设立白酒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设备购置补贴等方式,从市级政策层面降低企业转型成本。另一方面,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两新”项目政策支持酒类企业设备更新。今年,我们已推送14个(13个单体项目;1个打捆项目,包含3个子项目)酒类及配套超长期国债项目争取“两新”政策,目前10个项目已通过省经信厅初审。

构建服务生态。做好向企业提供专家服务,为企业开出数字化转型“药方”,组建由华为等企业技术专家构成的“智改数转服务团”,组织全市132家酒企参加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培训会,完成两批次109家酒类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诊断。

加大产学研用。支持酒类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开展酿酒智能技改和智能装备研发,进行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同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成立白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聚焦智能酿造、绿色低碳等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关。加快建设川酒学院和西部工匠城,培养“懂工艺、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年均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超2000人。

记者 李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