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打造新玩法、植入新场景、解锁新业态 泸州城市公园进入2.0时代

  • 来源:川江都市报
  • 发布时间:2025-10-28 11:21:22

走进和丰运动公园“去野乐园”,纯真的童趣被丰富的游乐设施激活;步入龙涧溪公园,“彩云茶餐吧”不仅提供茶饮,还能品尝美食;金科美院小区旁绿意盎然的草坪上,嬉戏的大人和孩子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浪漫……城市公园里,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想象,悄然重塑着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新图景。

10月17日,泸州市发布今年第一批城市绿地营城创新清单,将儿童乐园、东岩公园等12个城市公园绿地按建设运营、租赁运营、认建认养三种模式对外招商。

传统城市公园,其功能就是赏景、游玩、打卡,单靠美景吸引人,并不能留住人。因地制宜植入新经济、新产业等场景业态,让公园不只能逛,还可以休闲、运动、研学、享受美食……被列入创新清单,意味着泸州的公园绿地正上演着一场突破自我的“变身”。多元集成,或许才是城市公园该有的样子。

可休闲、运动、游玩……

公园业态被重新定义

“爷爷,我要坐小火车”“妈妈,带我坐小飞机”……10月25日中午,泸州城西和丰运动公园,周末的“去野乐园”迎来了一天最为喧嚣的时候。孩子们稚嫩的声音此起彼伏,场内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

和丰公园内“去野”游乐区

今年8月,作为和丰运动公园项目“一园两区”重要组成部分,“去野乐园”开始试营业。这个以家庭互动为主的儿童乐园,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新活动主题,试营业期间以水上活动为主,包括亲子水寨、沙滩等30余个水上娱乐项目,其余还配套建设小火车、攀岩、蹦床等游乐设施。

“从8月8日试营业到9月1日开学,‘去野乐园’接待游客达2万多人。”对于这个全新的公园业态,和丰运动公园招商部负责人李秋介绍,尽管有市民最初对公园游玩项目收费表示不理解,但通过解释,大家明白“建设运营”的内涵后,都表示愿意为丰富的活动买单。

和丰运动公园是2023年泸州市城市绿地消费场景营城创新招商试点的第一个公园项目。作为建设运营类对外招商项目,除了已投入试运营的“去野乐园”,新建速滑场、足球场已完成施工,大型文创综合馆、主题餐厅、哪吒广场等相关配套工程建设正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和丰运动公园主体架构基本结束,整体建设已经完成80%,有望在12月底前全部投入运营。

“和丰运动公园是首批试点通过公开挂网发布招商公告,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城市公园,其丰富的业态,不仅为公园绿地注入新经济元素,而且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向转化。”泸州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运营发展科副科长荣熔介绍,这种“公园+”模式,不仅实现了生态功能的提质增效,也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丰富的游玩活动体验。

和丰运动公园消费新场景,是城市公园功能跃迁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绿地消费场景营城创新政策的落地,单一的公园绿地游赏已成过去式。“公园+”模式正逐渐将运动、文化、消费、教育等丰富场景注入绿意中,让公园成为能够容纳下市民多样性需求的复合功能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发布的城市绿地消费场景营城创新机会清单中,建设运营类公园项目明显增加。包括泸州儿童公园、东湖公园、泸州长江二桥西桥头绿地、沱江六桥北桥头绿地、千凤路与春雨路交叉口绿地等5个项目。其建设运营内容主要是打造综合性儿童公园、动植物科普展馆;建设全龄活动场地;“缝合城市”生态活力廊道,植入文化体验;打造体育运动、休闲娱乐、便民服务场所等。

可打卡、小憩、消费……

公园消费场景被激活

泸州城北龙涧溪公园的秋日亮点,浪漫的粉黛乱子草绝对是“C位”。纤细的花穗裹着一层细密的绒毛,晕出温柔的粉紫色,阳光一照,更显朦胧梦幻。远远望去,像一片粉色云海,风一吹便轻轻“流动”,治愈感十足。

龙涧溪公园,浪漫的粉黛乱子草成市民打卡点

“我觉得龙涧溪公园好好耍,风景好,到处都是花花草草,这个天气出来逛太舒服了。”10月24日,市民赵阿姨一边摆造型,一边笑着说,她喜欢和老姐妹一起逛公园,这里不仅空气好,景致也丰富,拍出来的照片发朋友圈,好多人都问是在哪里。

不只老年人,不少年轻人也带着家人来打卡。“带孩子来认识花草,看看溪水,比在家看电视好多了。”早上出来“遛娃”的陶女士说,孩子在步道上跑着看花,自己则在一旁享受清静,各得其乐。

休闲打卡之余,细心的游客发现,龙涧溪公园有了新变化,新增了小卖部、游乐设施,还有休闲餐吧、小酒馆……

“以前,带一块面包、一瓶矿泉水,入园就看景,看完就回家;现在携家带口一逛就能耍大半天。”市民黄彦斌带着几个外地“摄友”到龙涧溪公园采风,没想到这里给了他全新的体验。

如今的龙涧溪公园,其功能不只是看花赏景,还因地制宜地开辟出一些新的消费场景,成了一处城市“会客厅”。而这些变化,得益于2024年泸州市创新推出的城市绿地消费场景营城创新机会清单。公园作为租赁类对外招商项目,引进的餐饮、游乐设施已落地运营。

“新打造的这处‘彩云餐吧’主要承接单位团建、草坪婚礼、生日派对等活动。建筑外的小广场上,新增了儿童游乐设施,让孩子有了流连忘返的地方。”茶餐吧负责人龙林介绍,公园内的环境好,周末或节假日人更多。利用人的“流量”,在公园内营造消费新场景,也填补了纯公园的服务空白。

龙涧溪公园只是起点,在《2025年第一批泸州市城市绿地营城创新机会清单》中,还新增了忠山公园、木崖公园、玉带河公园等3个租赁运营类公园项目。根据要求,营运单位可租赁公园内配套用房和部分绿地,用于打造非遗表演、主题茶室、轻奢简餐、休闲娱乐、便民服务等业态,激活城市公园的消费新场景。

可休憩、遛娃、会客……

市政边角地块被盘活

10月24日下午,秋阳下的马屋基西南侧、金科美院小区旁的绿地上,居民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有的在草地上“躺平”、有的带娃溜达,有的在天幕帐篷下喝茶聊天……谁曾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无人管理、无人光顾的市政边角地块。

马屋基西南方绿地上休闲的市民

如何将这片闲置的市政空地利用起来?2022年初,江阳区马屋基立交西南侧的开发小区项目正在建设,得知小区附近这块市政用地可以认建认养后,小区开发公司主动提出,愿意出资打造这片市政绿地,后续交予政府统一管理。

认建绿地总面积达4.37公顷,其中绿化面积超过3.5公顷,通过科学配置536株乔木、10.4万株灌木及3.2万平方米草坪,构建了以银杏、木芙蓉、天竺桂等乡土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既满足了边坡防护的技术要求,又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

“马屋基立交西南侧绿地认建认养模式是‘企业出资建设、政府统筹管理’合作机制的成功实践。”荣熔表示,企业通过承担建设成本履行社会责任,美化了小区周边环境;政府通过专业维护确保绿地的长效运营,有效缓解了传统模式下政府独立投入的经济压力。

泸州市今年发布的城市绿地营城创新机会清单中,新增了4个认建认养项目。其中,城西华新路一段绿地,城北齐关北街、福阳路临街绿地,主要以打造为街头游园、实施绿化建设为主;东岩公园项目以生态修复为主;大岩山路绿地主要是对现状绿地实施养护管理。

如今的城市公园,正从城市“绿肺”进化为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的活力“会客厅”。“公园+”模式将公园作为核心公共资源更大程度地开放共享,统筹整合了生态、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提升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回应了公众对绿色空间“可进入、可参与、可体验”的诉求。

随着“公园城市”理念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泸州城市绿地营城创新机会清单的实践,不仅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进步,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向社会资本敞开城市绿地资源合作大门,标志着泸州公园建设正式从1.0版本的“增量建设”迈入2.0版本的“存量运营”新阶段。城市公园,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人与城市的关系。

记者 曾刚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