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问政内容

村里种的红薯普遍病虫害,减产超过一半,求治疗方案

  • 问政网友:白洁
  • 问政对象:合江县农业农村局
  • 提问时间:2022-10-31 13:15:34

家里种的红薯一直是自留种,种了很多年了,去年有一部分病虫害,今年几乎所有红薯都遭到病虫害,村子里几乎每户种红薯的都遭了,减产过半。村子里没有有效的办法施药处理,求助:这种病虫害应该怎么处理。有红薯受害的图片。

问政跟踪
  • 1 2022-10-31
    13:15:34
    白洁 已问政
  • 2 2022-11-02
    08:37:19
    合江县农业农村局 已受理
  • 3 2022-11-02
    08:43:49
    合江县农业农村局 已回复
问政回复
  • 回复单位:合江县农业农村局
  • 回复时间:2022-11-02 08:43:49

网民朋友:

       您好,您所反馈问题已收悉,现将甘薯小象虫防控技术要点反馈如下。

       一、生活习性

       甘薯小象虫属鞘翅目,蚁象虫科,在合江发生代数不明,世代重叠现象严重。寄主植物包括甘薯、空心菜、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主要危害红薯。马铃薯为茄科植物,不属于寄主范围,且未见报道危害。 

       甘薯小象甲以卵、幼虫、蛹3种虫态在寄主植物内度过,羽化后成虫在寄主植物外取食,世代重叠严重。 卵5~14 d,幼虫期17~31 d,蛹期6~14 d,越冬代长达32~39 d。成虫寿命一般2个月左右,最长可达一年多。完整的生活史需要1~2个月,世代重叠,如果存在适合的寄主,4个阶段的形态均能够见到。春夏成虫较多,秋冬幼虫和蛹居多,无明显生理滞育期。主要以成虫在田间和贮藏薯块中及茎叶、土缝等隐蔽场所越冬,当气温在10℃以上时,成虫便爬出觅食。夏秋季在清晨和傍晚以后进行活动,成虫飞翔力弱,怕阳光直射,有假死性。

       成虫产卵多在藤头和已露出土表的薯块上。高温干燥的旱季,甘薯小象甲更容易大暴发。甘薯幼虫始终都在甘薯块根或粗蔓内取食。

       二、危害特点

       甘薯小象虫的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幼虫蛀食薯块和粗蔓形成隧道;成虫咬食茎叶、幼芽、露土薯块和贮藏薯块,使薯苗生长缓慢,结薯后转而为害薯块,形成孔洞。被害薯块诱致病菌侵入,发生腥臭,不能供作食用或饲用,且能导致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侵染而腐烂霉坏。

       对甘薯品种、土壤类型有较强的选择性。我县主栽品种为徐薯18(俗称“两季苕”)、渝薯34(俗称“棒棒苕”、黄皮白心)、红心地瓜。甘薯小象甲对南薯88的趋性较弱,对甜度越高的品种趋性越强。页岩土(俗称“斑鸠砂地”)缝隙大、土壤结构酥松,利于甘薯小象甲钻入土壤,产卵危害,壤土(大黄泥土)类型田块受害相对较轻。

       三、防治技术要点

       1.处理臭薯、坏蔓:甘薯收获时,有60%-70%的不同虫态的小象虫潜存于臭薯、坏蔓中,应及时将好薯与坏薯分开,并全面清理臭薯、坏蔓和薯园田边“四周”杂草,将坏薯、茎蔓集中销毁,采用厚型塑料袋密封2月以上,并用石灰或杀虫剂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将坏薯随意丢弃。 

       2.诱杀成虫:甘薯收获时,由于割蔓和挖薯的震动,大量成虫因假死而掉落在薯地里。因此,利用小象虫喜趋集薯块这一特性,在初冬及早春进行诱杀。①制作毒饵诱杀:将小薯块用药剂稀释液浸渍 3-6小时制成毒饵, 在薯地每亩挖65-75个小穴,每穴放入 1-2块毒饵,并盖上杂草进行诱杀,7-10天更换一次毒饵,投放2-3次即可。②鲜薯蔓引诱:将8-10根鲜薯蔓扎成一捆,每亩放65-75捆引诱成虫,然后集中扑灭。可选用药剂: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杀螟硫磷、灭蝇胺等内吸性、持效性长的药剂。使用浓度:按推荐喷雾浓度的3-5倍。

       3.药剂喷雾: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菊酯、氟氯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噻虫胺、毒死蜱等药剂在移栽前、移栽后藤蔓60-80cm长时再防治1次。其中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对植株保护作用的持效期最长。采摘鲜食茎尖的地块禁用毒死蜱开展防治。

       4.撒施颗粒剂:选用1%联苯·噻虫嗪颗粒剂,在甘薯种植后一周后,按5k g /亩撒施在植株附近畦面上。对于重发生田块,在块茎形成期或膨大期再撒施一次。另可选用噻虫胺颗粒剂、噻虫嗪颗粒剂、阿维·吡虫啉颗粒剂等。

       5.实行轮作:严重危害田块可与玉米、豆类等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实行水旱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