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问政内容

关于道路中间护栏设置、防治电瓶车通过的路障、防变道路障相关问题的建议

  • 问政网友:更上一层楼
  • 问政对象: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 提问时间:2025-08-15 15:51:44
  1. 城市道路中间的护栏设置。近期发现,尤其是城西新城的双向车道中间的护栏,由以前的白色竖条可移动护栏更换为固定在地面上的倒U型护栏,比如,在城西天御御府小区与酒城中心小区那条道路上,正在加紧设置护栏,而且设置不合理又在取消,不浪费财政资金嘛;比如酒城大道久正骨科那个十字路口,往泸州七中方向,一个三角区域用固定倒U型护栏设置,公交车转弯都费劲,增加了堵车可能性。这种护栏被私家车撞变形之后,很难得到及时维修,更重要的是,这种固定的护栏,在应急的情况下又不能取消,也不能允许大型吊车通过,更是加重了路面拥堵,不利于城市的交通。建议:道路中间的护栏还是用可移动护栏比较好,毕竟主干道都是用的可移动护栏,更不用说双向车道的支路。
  2. 城市道路人行道中间的防治电瓶车通过的路障。设置路障避免电瓶车与行人争抢人行道的初衷是好的,我也看到有群众问政“酒城中心与阳光国际城之间的人行横道,有车与行人抢通行的情形”,你们根据群众需求,刚增设了两道路障,可是你们觉得婴儿车、老人代步车等应该怎样才能通过人行横道?比如,像忠山公园与到广营路小学那个人行横道,中间的路障你们也更换了几次,为的就是不让车辆在那里通过嘛;广场体育场神望购物中心往万康药房的人行横道,中间设置的路障也多次被损坏、东倒西歪影响城市形象。不关事为了行人安全也好,还是杜绝车在人行道上行走,这些都是为了安全。但因为考虑安全就一味去堵群众的需求,就不拿出真招来解决外卖小哥等电瓶车绕道过马路而不影响行人过马路的问题吗,在主干道上绕很远的路过马路不也是一种安全隐患。建议:人行横道中间的路障应该设置,但更应该人性化设置,比如学习其他城市做法,给你非机动车行驶留一条路径,在中间设置路障,两边允许两轮车辆通行,各行其道既方便行人也方便两轮车辆。
  3. 道路中间的防变道路障。不知是怎么想到在道路中间设置的防变道路障,这么多城市我还第一次见到,你们设置的初衷是禁止汽车在临近人行横道时变道,但你们考虑过新手司机的难处吗,对于行车也是很危险的呢,这个因素你们怕是没考虑,比如财政局门口、城南大道上等等,随处在地面安装暗器,真实不愉快。建议:泸州路面监控算是多的,可以通过增设抓拍不礼让行人和随意变道的摄像头,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4. 城市道路坑坑洼。在酒城泸州小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行驶,都会有井盖声、压坑颠簸,其实这些问题虽热不是交警能够处理的,但是我一并反馈,具体位置就不列举了,太多了。建议:花点小钱把这些坑洼路段稍微平整(像书记之前说的到南寿山几百米的路都修不好,这是民生工程啊),给城市驾车一点舒适。
问政跟踪
  • 1 2025-08-15
    15:51:44
    更上一层楼 已问政
  • 2 2025-08-18
    11:32:42
    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已受理
  • 3 2025-08-20
    15:47:40
    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已回复
  • 4 2025-08-20
    17:10:53
    更上一层楼 已评价
问政回复
  • 回复单位:泸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 回复时间:2025-08-20 15:47:40

回复:

您好!收到您的来文后,交管支队非常重视,立即责成直属一大队进行核查并回复。现回复如下:

经查,网友反映的这些区域安装交通安全设施,虽实际通行条件不同,但安装的目的均是更好地规范我市停车、行车秩序,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如新城西天誉誉府与酒城中心道路之间的高丰路,因道路条件有限,若设置为常态护栏,会因为过高对驾驶员驾驶造成一定视觉干扰,故更换为较矮的U型护栏;久正骨科路口作为泸师附小城西校区与泸州七中的连接路口,在早晚高峰时段过街人流大且多为学生,该区域却无任何防护设施,故安装设施,用于警示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而针对过街通道位置安装护栏,主要是是为了避免两轮车与行人混行存在的安全隐患,目前,大队正在积极思考最佳方案,对于一些两轮通行需求大的区域,进行优化改善。

针对网友提出的斑马线设置“可反弹式反光分道标”交安设施,前期已通过交管部门自媒体和社会媒体等各类平台进行了科普和宣传,该设置一方面是提醒驾驶人前方有斑马线,需提前减速;另一方面是有效避免车辆临时变道引发交通事故。网友提出的电子监控抓拍是一种科技手段,但无法对驾驶人起到直观的警示、约束作用。

至于城市道路修建问题不属于公安交管部门范畴,建议网友向主管部门反映。

感谢您对交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