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

承办:泸州市融媒体中心

执行:泸州新闻网

问政内容

反映泸州市实验小学城西学校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太重

  • 问政网友:向日葵2015
  • 问政对象:江阳区教育体育局
  • 提问时间:2019-10-25 13:14:33

孩子今年刚刚进入泸州市实验小学城西学校一年级就读,现在学生的家庭作业问题已经深深困扰家长了,简单描述一下:孩子放学回家已经六点半了,吃过晚饭就得争分夺秒的开始家庭作业,首先完成纸质书面作业,然后开始让人苦不堪言的“晓黑板”APP打卡,目前是每天固定上传三个视频,数学老师一个,语文老师两个(课内、课外阅读视频分别一个),这个打卡是有具体要求的:1、上传的视频必须最大程度的保证教学质量,不能随便拍一个就能上传(意味着每个拍摄的作业视频都需要孩子反复的联系);2、打卡必须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当日未完成的学生老师会在微信群里点名批评并在课堂批评学生,一个月超过两次未打卡将实施惩罚。自家孩子属于慢热型,每天完成这些作业已经差不多九点半了,然后才堪堪匆忙洗漱睡觉休息。

对此,作为一名家长有如下疑问:

1、四点半课堂的初衷什么?难道就是简单的推迟放学时间,然后顺延学生回家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最终减少孩子休息的时间?学生的家庭作业为什么不能在四点半课堂完成?

2、教学究竟是谁的主体责任?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只负责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微信等各种途径传递给家长,如何完成那是家长的工作,如果学生未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好,就对家长横加指责,对学生肆意批评。试问这样的教学是否人为的对那些留守儿童或者家长文化层次不足以应对教学作业的学生设置教学障碍?

3、如何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的边界?家长对学生的学习适当辅导,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无可厚非,但是内容上不应该让本该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完全侵占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该给孩子和家长家庭愉快的、良性互动的空间时间,形式上更不应该采取每日打卡式的考核,并对未完成者采取各种形式的惩罚、打压。现在搞得家长不能加班、不敢出差,家庭不得出现任何突发状况,家长和孩子都高度紧张,生怕自己成为老师批评、职责、惩罚的对象。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打着创新的旗号,理直气壮实行这样的形式主义!

希望教体局领导认真对待这种现象,让教育回归本来,让教师尽应尽职责,让学生体会教育的乐趣,让家长有时间陪子孩子慢慢成长,而不是烙刻整日打仗式的应付作业的童年记忆。

请对反映的所在班级信息及本人相关信息严格保密,谢谢理解!


问政跟踪
  • 1 2019-10-25
    13:14:33
    向日葵2015 已问政
  • 2 2019-10-28
    10:49:17
    江阳区教育体育局 已受理
  • 3 2019-10-30
    11:24:27
    江阳区教育体育局 已回复
问政回复
  • 回复单位:江阳区教育体育局
  • 回复时间:2019-10-30 11:24:27

泸州市江阳区教育和体育局回复

网友,你好!

   据调查,实验小学城西学校一年级个别班级确实存在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且使用教辅APP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
   我局对实验小学城西学校个别老师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减负规定于不顾,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该班级老师立即整改。一是立即停止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二是科学合理使用教辅APP,不得加重学生及家长负担。三是正确做好家校共育工作,不得在家长群随意批评学生,更不得批评家长。
    同时我局要求学校进行全校自查,务必严格执行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减负规定,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感谢您对江阳教育的关注。

   

    2019年10月30日